[ 短網址導讀 ] AI醫生只是人工智能應用于醫療保健領域的一個縮影。機器學習和大數據的快速商業化,已經助推人工智能來到醫療保健和生命健康領域的前沿位置,將注定會改變行業內疾病診斷和疾病治療的方式。
談及人工智能在醫學領域的應用時,10年前,人們或許會說“The future looks promising.”(前景光明),5年前,人們或許會說“The future is coming.”(未來正來),而今天人們或許可以說“Now is the future.”(未來已來)。的確,有著巨大應用前景的人工智能,正加速進入醫療保健領域。福布斯網站近日撰文指出,英國和中國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方興未艾,其成果已經在改變兩國的醫療服務形態。
人工智能篤定改變疾病診斷和疾病治療的方式
近期,英國數字健康公司Babylon Health推出了一款人工智能醫生triage。triage可以供用戶和醫療專業人士進行視頻交流、并提供相關咨詢方案的APP,包括提供AI的診斷(而不是更簡單的分類咨詢)。福布斯認為,這一人工智能醫生,可以在沒有人類幫助的情況下診斷疾病,這將會改變病人同醫生的交互方式。
Babylon Health在今年4月獲得了近6000萬美元的新一輪融資。用這筆錢,該公司研發推出了這款AI醫生。人們可以在智能手機上通過該對話機器人診斷疾病。差不多同期,位于柏林和倫敦的初創公司Ada,也宣布將大舉進軍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領域。
Babylon公司打造出的人工智能醫生,對于醫療保健行業而言是頗具意義的重大進展。在英國如果需要醫療協助但并非緊急狀況,可以撥打“111”熱線。英國NHS已經引入了triage并將其作為非重癥急病病人在111幫助熱線的咨詢方式,由triage提供給用戶關于癥狀緩解的一些基礎性建議,而對于有就診需求的用戶,triage甚至能夠完成“分診”,即將病人和專業醫療人員進行匹配,讓用戶和平臺合作的醫生資源進行視頻。
AI醫生只是人工智能應用于醫療保健領域的一個縮影。機器學習和大數據的快速商業化,已經助推人工智能來到醫療保健和生命健康領域的前沿位置,將注定會改變行業內疾病診斷和疾病治療的方式。
中國醫療機構人工智能應用方興未艾
福布斯同樣關注到了中國醫療機構中人工智能公司的應用和布局。其中應用人工智能提升醫療影像分析判斷的效率和準確性是一個重要方面。
比如,上海長征醫院利用推想科技(Infervison)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以改善CT和X光片的讀片分析和醫學診斷,重點是應用于確認肺癌病人可疑的病變和小腫瘤。
推想科技已經推出了AI-DR(智能X線輔助篩查產品)、AI-CT(智能CT輔助篩查產品)、AI-Scholar(深度學習科研平臺)三個平臺,并在北京協和醫院,武漢同濟醫院、上海長征醫院、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等投入試用,為放射科醫生大幅度提高了審片效率與準確率,也為醫學影像科研提供了一鍵式的深度學習算法。
推想科技同GE醫療、思科和Nvidia等多家知名公司是伙伴關系,并且同中國20多家三甲醫院合作。該公司將CT掃描同人工智能相結合。因為人工智能已經學習掌握了肺癌的核心特征,而且通過不同的CT成像順序,來檢測可疑的癌癥特征。早一天診斷,意味著醫生可以早一天對病人進行對癥治療。
醫療領域人工智能的市場規模2021年將達到66億美元
2016年研究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曾對人工智能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應用的市場規模進行了分析研究,并發布了相關報告。根據該研究報告,預計到2021年,人工智能在醫療保健領域的市場規??蛇_66億美元,比當前增長40%。
該報告指出,人工智能臨床支持將會令醫學影像診斷過程大大加強,而且使用醫院工作流程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能夠有效改善醫療服務供給。該研究報告還指出,人工智能有潛力將醫療效果提升30%到40%,與此同時將治療花費削減50%。
歐洲一家咨詢機構Fujitsu EMEIA的CTO Joseph Reger分析認為:“人工智能正在顛覆商業運行模式,而且將會改變醫療機構為患者創造真正價值的方式。各行各業通過合作模式,迅速將商業需求同人工智能科技相結合,就能獲得巨大益處?!?/p>
不過雖然機器學習的過程被認為可以節省時間,但是只有占有足夠的數據,人工智能應用才能成功,因為數據是人工智能系統的“命脈”所在。
Joseph Reger表示:“隨著人工智能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越來越深,甚至可以在疾病癥狀表現出來之前準確預測將來的疾病。而且只有在掌握海量數據的情況下才能實現,人工智能應用將會帶來崗位需求增加,而不會取代人的職位?!?/p>
來自中國的推想科技創始人、CEO陳寬也表述了類似觀點,他認為人工智能科技從任何角度來看都不會取代醫生?!叭斯ぶ悄軕弥荚谇宄蟛糠指叨戎貜托怨ぷ?,從而幫助醫生能夠更迅速地提供更準確的報告?!?/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