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官司耗費300萬美元 出口侵權咋避免?
【FT12短網址】在美國,知識產權很受重視。若一個出口至美國的公司要打一場商標或專利侵權官司,費用也許到達160-300萬美金。而其商品商標或專利被投訴侵權成功的話,則直接會面對丟掉美國商場的危險。
因而,跨境電商公司要想深耕美國商場,需要加深對海外法令危險知識加深了解,削減運營危險。日前,在廣東省跨境電商行業協會主辦的跨境電商法令危險應對與防備溝通會上,美國萊納戴維律師事務所何勇律師分享了美國知識產權被起訴或許337查詢中出口公司應對和防備辦法。
被337查詢確定侵權 商品將無條件退出美國商場
337查詢,是指美國國際交易委員會(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簡稱USITC)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簡稱“337條款”)及有關修正案進行的查詢,禁止的是一切不公平競爭做法或向美國出口商品中的任何不公平交易做法。這種不公平做法具體是指:
1、商品以不正當競爭的辦法或不公平的做法進入美國;
2、商品的所有權人、進口商、代理人以不公平的辦法在美國商場上出售該商品,并對美國有關工業形成本質損害或損害要挾;
3、阻礙美國有關工業的建立,或壓制、操作美國的商業和交易;
4、侵略合法有用的美國商標和專利權,或侵略了集成電路芯片布圖規劃專有權;
5、侵略了美國法令維護的別的規劃權,而且,美國存在有關工業或有關工業正在建立中。
據何勇介紹,實踐中觸及侵略美國知識產權的337查詢大部分都是針對專利或商標侵權做法,少量查詢還觸及版權、工業規劃以及集成電路布圖規劃侵權做法等。別的形式的不公平競爭包含侵略商業秘密、假冒運營、虛假廣告、違反反壟斷法等。
而337查詢的首要程序包含:請求、立案、應訴、聽證前會議、取證、聽證會、行政法官初裁、委員會復議并終裁、總統審議。假如任何一方當事人對USITC的裁決結果不服,可以向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提起上訴。
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的規則,美國國際交易委員會應在“盡早的、可行的時間內”完結一項337查詢并作出裁決。實踐中,美國國際交易委員會一般在12-15個月內完畢查詢,復雜案件也許會延長至18個月。何勇表示,這比較于法庭訴訟的功率會高很多。
337條款是國際上最具變通性和殺傷力的交易維護手法,凡是337查詢確定侵權做法存在的外國出口商品,將通過頒發禁止進口令的辦法直接禁止該涉案商品的進口和在美國商場的出售,而且無法規避。
另外,337條款現已跨越了國界,在全球范圍內的侵權做法均也許被追訴,甚至包含非出口做法。根據“337”查詢普遍掃除令規則,一家敗訴,連同該國別的出產該商品的公司相同也要退出美國商場。
防患于未然:防止變成337查詢的被告
何勇表示,337查詢立法意圖是為了約束進口交易中的不公平做法。許多公司由于不知情或缺乏知識產權維護意識而變成337查詢的被告。在出產運營和對外交易活動中,對美出口公司可采取以下預防性辦法,防止變成337查詢的被告:
1、在出產對美出口商品時,先初步查詢美國同類商品中是否適用相同或類似技能、外觀規劃及商標;
2、在接受進口商托付出產對美出口商品的訂單時,在托付加工合同中加入關于知識產權侵權膠葛的免責條款;
3、出產或出口前托付有關中介組織進行檢索,削減侵權的也許性;
4、托付律師出具出口商品不構成知識產權侵權的法令意見書。
何勇提到,在商品向美國出口前,首先應當提高知識產權意識,防患于未然。我國公司應提早做好準備,首先進行專利檢索,確定是否有也許侵略觸及該商品的美國專利,或觸及該商品的制造辦法的美國專利,包含請專家分析商品在美國的專利維護狀況。與敗訴的損失比較,專利檢索的費用實在是微不足道的。
假如發現有也許侵略美國公司專利權的狀況,則應及時對商品進行修改,以免侵略知識產權。假如存在侵權也許,則可以運用別的辦法繞過專利來避開侵權。假如有些中心的專利無法繞過,也可以從專利權所有人那里獲得運用專利的許可,或許與進口商獲得協議,由進口商承擔侵權的職責。
一場專利侵權官司160-300萬美金
據美國萊納戴維律師事務所何勇律師介紹,現在,在美國假如要打一場專利侵權訴訟案,起步價都為50萬美金,打完之后也許總金額會到達200-300萬美金。而337查詢也不廉價,但比較法庭訴訟,會廉價很多,大概是160萬美金左右。
此外,何勇律師還提到,關于跨境出口的公司來說,若想要一開始就杜絕侵權后患,在進入美國商場之前,要做好危險防備,對商標、專利都做好預警分析。商標要做商標檢索,在我國注冊的商標,也要在美國注冊,因為商標專利都是有地域性,假如是在我國請求的商標,沒有在美國請求,相同會有侵權的危險。
如若商標觸及侵權,被啟動了337查詢,何勇建議,公司最好積極應對,而不是消極回避。最好找專業的美國律師來操作,因為其對美國的法令環境比較了解,在法令上規避歹意侵權(被告商標侵權還進行出售的做法)訴訟,美國法院將會對此進行3倍的懲罰性補償。
因而,跨境電商公司假如想深耕美國商場,在出口之前,知識產權這一步開始重視起來吧。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短鏈接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www.virginiabusinesslawupdate.com/article_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