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要開始在網上賣藥了 湊熱鬧還是玩真的?
【FT12短網址】屈臣氏在2013年推出了自有電商渠道,在該渠道上能夠搞定你所有需求的平時用品,從洗護用品、彩妝、食品、保健品,再到手機配件、床上用品等包羅萬象。接下來屈臣氏也許想要幫你把藥品及醫療器械的疑問也處理了。
有業內人士告訴億邦動力網,武漢屈臣氏收購了某家藥店并取得互聯網藥品買賣C證。這表明屈臣氏也要在醫藥電商領域插一腳了?
億邦動力網就此向屈臣氏官方進行求證,截至發稿前并沒有收到回復。
公開信息顯示,本年1月10日,武漢屈臣氏自己用品商店有限公司取得由湖北省食藥監局核發的互聯網藥品買賣證書,能夠向自己消費者提供藥品,網站名稱為“屈臣氏大藥房”。
用戶下單后能夠選擇貨到付款,由就近的門店進行配送。屈臣氏大藥房如今覆蓋的配送范圍僅限于武漢市江漢區、硚口區、江岸區、漢陽區以及武昌區。
不過“屈臣氏大藥房”網上商城如今還未完全建立完結沒有上線,一位挨近該項目的人士介紹稱,屈臣氏醫藥電商的項目共有兩期,第一期為買賣資格申辦(即互聯網藥品買賣證書申辦);第二期為渠道建立,如今現已在內部測試。
有業內人士認為,收購行為發生在去年,互聯網藥品買賣資格證書也在本年年初取得,但半年多時間內并未有太多進展。
對此一位挨近屈臣氏的業內人士解說,由于屈臣氏為外資企業,審批流程較長,如今項目正在快速進行中,很快就會推出來。
盡管“屈臣氏大藥房”沒有“營業”,但在“屈臣氏官方網站”上,已有計生用品、退熱貼、創可貼、隱形眼藥水等醫用商品進行銷售。
據億邦動力網了解,“屈臣氏官方網站”與“屈臣氏大藥房”同屬于一家公司,即武漢屈臣氏自己用品商店有限公司,一起該公司還負責運營屈臣氏天貓官方旗艦店。2016年該公司就取得了藥品運營許可證。
屈臣氏本來就是藥房發家,“屈臣氏大藥房”這個名字本來也就屬于屈臣氏。
1841年由英國人沃森創辦的“廣東藥房”南下香港并改名為“屈臣氏大藥房”。1963年李嘉誠旗下的香港和記黃埔集團正式收購屈臣氏公司,屈臣氏成為以保健和美容商品為主的零售品牌。
屈臣氏線下門店一向有銷售藥品。多見的有驅蚊水、鼻炎噴霧、薄荷膏、暈車藥等,屈臣氏對藥品的定位為:平時用品與應季商品。
有數據顯示,2007年屈臣氏藥品所占構造份額只有10%;到了2013年,該份額現已上升到20%-25%。
屈臣氏在電商領域也做了不少嘗試。
2011年,屈臣氏首度進軍淘寶商城,2012年推出掌上網店。緊接著2013年屈臣氏推出了自有官方網站,并提供基于LBS的線下門店自提效勞。
去年年初,屈臣氏就同baidu外賣協作,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推出化妝品“外賣效勞”,消費者下單后會在一個小時內送達,不過如今baidu外賣上已無該項目。
本年屈臣氏又宣布與天貓協作,將在部分地區門店開設“天貓專柜”,出售天貓榜單的搶手商品,消費者可在屈臣氏天貓旗艦店下單,再到線下店面提貨或享受閃電購的配送效勞。并嘗試打通線上線下的渠道以及天貓旗艦店與屈臣氏的會員積分系統。
據億邦動力網了解,根據2016年財報顯示,盡管屈臣氏在內地共開了446家新店,較2015年增長了18%。但平均單店產出約729萬元,較2015年下滑約10.1%。
面臨多年來首次業績下滑,不少人質疑屈臣氏是否現已老了。
數據顯示如今屈臣氏線下共有超越6000萬會員,3000家門店,如果能夠完結線下向線上倒流,醫藥電商B2C所擔心的流量疑問對于屈臣氏來說似乎構不成要挾。一起,運營多年的屈臣氏對品牌、渠道的管理能力也是其做醫藥電商優勢之一。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短鏈接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www.virginiabusinesslawupdate.com/article_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