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與現金支付的區別---FT12短網址
前不久附近那家移動營業廳取消了現金充值業務,這讓我這個傾向于現金(人民幣)消費的人沖話費更加麻煩了。每次跑到便利店找店老板用微信給我手機沖話費(我給他現金),老板有時不在碰到老板娘都不會沖,手機停機屬正?,F象。
借FT12短網址發個牢騷:
名人用現金是自由(像新聞報道的馬云酒吧現金消費),普通人就沒有使用現金的自由了么?
宣揚“無現金社會”是合適的么?電子支付是很方便,但是沒必要排斥現金支付。關于為什么不喜歡電子支付,一條理由就夠了:個人消費數據無法清除。
我不想讓人知道,我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買了一杯什么樣的咖啡、這杯咖啡多少錢、等等消費信息,我不想把這些信息存儲到服務器上。
現金支付匿名、無法追蹤的特性遠遠勝過電子支付的便利性。
其實我的本意的是,沒必要消滅現金通道,就手機充值問題幾乎無法通過現金支付。折射出來的隱私問題我也 Append 一下,在這里說一下我的看法。
就隱私來說,每個人都有權力決定一些信息可不可以被公開,例如女生的文胸尺寸、衛生巾牌子等等。這些數據是隱晦的,私密的,她有權力不告訴任何人。
而電子支付的方式卻無法做到這一點,相信服務器不會主動以任何方式公開給任何人,但是對她來說卻是不可控的。就像寄出一封無法封口的信,只要有人強行看他一般就可以看到。
一個系統穩定性 /可靠性有 2 個基礎指標,故障率和故障恢復率。隱私數據被黑客泄露的事實源源不斷,而當隱私泄露作為主體如何盡快恢復泄露的影響呢,好像最多的就是“此事與我們無關”、“此事我們已經報警”。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短鏈接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www.virginiabusinesslawupdate.com/article_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