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吧到網咖:80后男生的社交情懷
網魚網咖的電腦區也和傳統網吧大相徑庭,采取類似階梯教室的環狀布局,擺放清一色的蘋果一體機。除了從包房中不時傳出“別送別送”(注:意思是告誡隊友別送死)的叫聲和激動的呼喊聲,工作日時間的大廳中并沒什么人,穿著印有網魚logo白襯衫店員時不時駐足觀戰,還常常和消費者交流些心得。
中國最早的網吧大約出現在1995年,在2000年前后開始飛速發展。在那個草莽年代,網吧并不是家長心中的安全之地,泛濫著大量的缺乏經營資質的黑網吧。經歷了2002年的藍極速網吧火災事件和2003年“非典”之后,政府開始收緊對網吧的監管和許可政策。
在政策收緊的同時,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也迅速分走網吧的人氣和流量。一旦有了自由的選擇,年輕人也開始越來越難以接受煙味籠罩、又臟又亂的網吧。幾位網咖的負責人告訴《三聲》,中國的網吧行業在2010年開始走入低谷,2012年大概是最低潮的時期。
面臨行業的整體滑坡和接近淘汰,身處其中的一些網吧開始積極尋求新出路。在這個過程中,全球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意外地成為了大家共同的靈感女神。
杰拉網咖品牌部的徐華接受《三聲》采訪時表示,杰拉最早的網咖嘗試源于老板的一次星巴克消費?!靶前涂嗽?010年時非?;鸨?,老板覺得我們也可以做的和星巴克一樣,優雅一點”。而網魚網咖在2005年試圖改善網吧環境,加入新的休閑元素時,也受到了星巴克的啟發,因為后者“能上網,蠻舒服,還有吃的喝的”。
相比于杰拉、網魚這種網吧轉型的先行者,崛起于廣州的比逗網咖,則是從另一條路出發。其創始人之一范立翰告訴《三聲》,比逗最早從以大學生為受眾的餐廳做起,又進行了文創產品的開發,目的是從不同的角度涉入校園市場,將自己變成高校流量入口級公司,再通過和其他品牌的合作將流量變現。
但是,屬于”勤行”的餐廳盈利不穩定,管理起來也錯綜復雜。于是,他們在2016年將目光轉向了已經發展的如火如荼的“懶行”網咖。范立翰喜歡將網咖行業類比為停車場?!爸灰鉀Q了資質和位置的問題,就能獲得非常穩定的盈利,管理成本也很低?!?/p>
比逗網咖現在的模式是通過資本運作直接購買已經開業多年的網吧,再將其升級和改造成網咖。在這方面,比逗具有一定的先天優勢,廣州此前并沒有一家大規模的連鎖網吧,這也意味著比逗不需要在這個市場直面經驗豐富實力雄厚的老地主。
杭州的杰拉、上海的網魚、廣州的比逗,網吧行業的老玩家和新來者,正在以他們各自不同的方式積極地攻占網咖的不同山頭。
電競是網吧復活的特效藥
“咖啡”是網吧轉型歸來的靈感來源,讓網吧真正活過來的強心針則是電競。對于年輕游戲用戶而言,電競不僅在內容和感受上更具競爭性,重要的是,這項強調團隊和互動的新競技賽事,讓網吧的線下社交功能和消費場景發生了本質變化。
電子競技在2003年被國家體委正式認可為體育項目之后,雖然也產生了一批明星選手,但有限的比賽數量和不成熟的商業模式,遲遲沒有為電競行業引來真正的資本青睞。
在游戲產業已經頗具規模之后,電競產業才開始真正的騰飛。根據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的數據,2014年電競行業的市場規模是226.3億元,2年之后后就已經翻了一倍多達到504.6億元。幾位網咖的經營者都表示,隨著王思聰、騰訊等資本的進入,電競在2012年開始成為行業發展趨勢,并在2015年變成資本熱點。
另外一個重要變化同樣發生在2014年前后,國家對電競產業開始采取更加積極的鼓勵。徐華告訴我們,杰拉開始布局電競正是基于2013年文化部副部長來視察時的建議。
網吧是電競行業蒸蒸日上的直接受益者,正是電競讓被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帶回家的人再一次邁出家門。對于普通玩家來說,電競比賽雖然不是日常標配,但“組隊競技”卻是基本的需求。
根據《三聲》的了解,30歲左右的消費者群體是開黑(注:開黑房,在網吧包廂打游戲)的主力軍,他們有足夠的消費能力,并且對于線下社交更有渴望。
彭聰表示,《Dota2》和《英雄聯盟》這兩款現象級游戲的出現是網吧復興的重要拐點。雖然在他們之前,也有像《傳奇》、《魔獸爭霸》這樣的網吧大熱游戲,但《Dota2》和《英雄聯盟》的直接對抗性和組建團隊的需求更強,更能激起人們去網吧玩的興趣。
和其他電競比賽項目相比,《Dota2》和《英雄聯盟》提供更高的單項賽事獎金,《Dota2》項目的冠軍獎金甚至超過了溫網冠軍獎金。在如此重獎之下,自然會吸引來更多的職業選手來參賽,職業競技場的火爆氛圍最終也會感染到普通玩家。
電競給網吧帶來了轉型機會和新的增長點,但也帶來了虎視眈眈的競爭者,越來越多的熱錢開始涌入網咖行業——硬件廠商玩家國度開始做網咖,國美在2016年底打造了自己的網咖品牌小美網咖,電競戰隊WE的前隊員開了網咖,連著名歌手周杰倫也加入了網咖戰局。
2014年,文化部、工商總局、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四部委聯合發布了完善網吧管理政策和推動網吧轉型升級的41號、42號文件,這使得開設網吧的門檻有所降低,而且網咖的模式從空間設計、設備的角度來說都很容易復制。徐華表示,網咖之間同質化競爭的情況非常嚴重。
彭聰對此也表示,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網咖行業已經進入新一輪的優勝劣汰,有大批跟風轉型網咖面對激烈競爭時明顯缺乏應變的能力,許多網咖只能通過降價和大額沖送的肉搏法招攬客源。
在他看來,網咖行業的市場容量是相對有限的。雖然2016年的中國電競用戶有小幅增長,達到1.3億左右,但網咖消費者僅占其中少數部分,相比之下,漫天開花的各種網咖同樣是供大于求。重要的是,《Dota2》和《英雄聯盟》這兩個網咖發動機也開始進入疲憊期,“市場需要新的游戲,我們也在等待下一個《Dota2》、《英雄聯盟》級別的端游”。
在現實的市場態勢下,已經擁有山頭的網咖品牌已經開始準備更多彈藥,投入到下一輪的淘汰戰中。
“開網吧的做什么推廣,付的起錢嗎?短網址賺錢嗎?”
這是4A公司出身的彭聰,在和網魚網咖老板黃鋒第一次會面時提出的疑問。
對于轉型前的網吧來說,營銷和品牌依然是兩個很遙遠的詞。那時候只要占個好位置,配上不太差的電腦,再對未成年人的假身份證多些容忍,網吧的生意很快就能好起來。
但是,當黑網吧模式失去了穩定受眾,而網咖模式又陷入到狼多肉少的白熱化競爭時,營銷和品牌就成了新階段決勝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網魚網咖的店面中,除了代言人Angelababy的大幅畫像,還有無處不在的品牌標識卡通虎鯨。杰拉網咖則請到了電競女王Miss為自己代言,還以提供場地的方式和《奔跑吧兄弟》進行合作。相比之下,初創團隊以營銷見長的比逗網咖則延續文創基因,為自己設計了品牌形象豆仔。
除了VI(企業視覺設計),網咖們還不約而同地在門店的室內設計上下起了功夫。網魚每家門店的風格設計都不一樣,相比于網魚網咖的明亮風,旗下另一款網咖品牌風蝶網咖因為整體色調更暖,裝修風格也更加休閑恬淡,從而擁有很多女性用戶。瞄準大學生群體的比逗網咖則希望店面形象更加積極陽光,所以采用了黃綠色調。
除了視覺層面的品牌形象建立,舉辦電競比賽和積極尋求跨界合作也是網咖營銷的重點。比逗網咖舉辦了廣州高校電競女神挑戰賽,把“看妹子們打游戲”變成了極具傳播價值的營銷事件,杰拉和網魚也會在店面中舉行日常的比賽。
據彭聰的介紹,網魚網咖舉辦全國性的電競比賽時,僅僅一家門店就會有33支隊伍。
網魚網咖正在將融來的錢更多用于和其他品牌進行聯動,借此建立自己的差異化和識別度。前段時間,香蕉計劃在上海舉辦了BIG嘉年華,網魚網咖也參與其中,專門設立了自己的電競舞臺。
同時,網魚也開始更看重投資方在錢以外的其他資源,例如,在D輪融資中接受明嘉資本正是因為老板黃曉明的影響力,可以給網魚帶來了很多明星資源。
在這場營銷的戰役中,老牌網咖依靠強大的經濟實力、行業人脈和地方資源,新生代網咖則更多依靠于自己在營銷方面的嗅覺和經驗,以及后加入戰場者所擁有的紅利。
談及如何在網咖的紅海里脫圍,三家網咖顯得各有策略。在徐華看來,只要游戲行業還在受歡迎,網咖行業肯定會繼續生存。憑借游戲大廠商的合作資源,比如一些游戲的免激活試玩和全英雄全皮膚特權,老牌網咖依然能吸引到很多玩家和加盟商。而對杰拉來說,下一步的升級重點是網吧管理的智能化,以及運營和營銷能力的提高。
在彭聰眼中,用戶本位的理念和一體化的管理系統是網魚不可撼動的核心競爭力?!霸O備可以被復制,地段可以被取代,但服務不能?!币惑w化系統則保證網魚用戶在辦卡之后可以全國通用,增強用戶黏度。而網魚未來的規劃依然圍繞游戲展開,“我們做的不是網吧,而是多人游戲空間”。
對于范立瀚來說,在品牌化道路上,廣州的網咖行業才剛剛起步,站穩華南是比逗未來的規劃?!叭袊惺畮兹f間網吧,從市場份額來說,還沒有哪一家網咖企業真正跑起來了,他們在長三角跑,我在珠三角跑”。
很早以前,網吧承載的是人們和外面的世界溝通的需求,那里有游戲公會的兄弟,有不可言說的視頻和網站,有素未謀面的聊天室網友。在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讓人們的交往模式發生變化之后,有些人反而愿意再度回到網咖這個多少真實一些的世界中。
范立瀚對于網咖未來的暢想正是一個可以通票式消費的泛娛樂空間,“買張票,想玩游戲有高配置電腦,想唱歌有KTV,想打臺球有臺球桌?!?/p>
以上便是《三聲》的文章。
看完后,錢真理對下面這句話深表同感:
30歲左右的消費者群體是開黑(注:開黑房,在網吧包廂打游戲)的主力軍,他們有足夠的消費能力,并且對于線下社交更有渴望。
而網咖的未來業態又會是怎樣呢?
不知道大家看了下面這幅圖,又有何感想?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本文鏈接: http://www.yixieshi.com/83144.html (轉載請保留)